早上才剛起床,就接到阿母的電話:
[還沒上班齁?]
[我跟你說喔,我有一個一起練氣功的朋友,她姊夫聽說昨天送去XX醫院的急診,現在人在加護病房;我朋友要我問你,有沒有認識那間醫院的醫生,可以去拜託一下。]
[你知道是住在哪一科的加護病房嗎?]
[不知道捏,加護病房不是只有一間嗎?]
[你知道是哪一科嗎?]
[他沒有講耶。]
[那要我去拜託人家甚麼?]
[就關心一下啊!請醫師多照顧他啊!]
我嘆了一口氣,只要家裡有親戚或朋友是在當醫師的,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我試著告訴我親愛的阿母,朋友住院,特意去拜託認識的醫師關心一下,有時候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單純簡單,甚至會造成反效果!
怎麼說呢?
醫師跟家屬的目標一致:讓病人康復
沒有一位醫師,會希望自己的住院病人死掉,所以不論是輪到哪一位醫師照顧你或是你的家人,他都會盡可能的讓病人康復、病情改善,因此不須拜託,醫師也會努力讓病患可以改善現況、穩定出院回家。
如果隔了層層的關係,看不到人,只有電話來講的,接到關心電話的醫師,大約也知道這是人情請託,並不是真正有重要的病情考慮,純粹是病家來打個招呼,傳達出來的意義,翻譯之後大概就是:我有認識的人也是在當醫生的,請好好救我,不要對我亂搞。
接到請託電話的醫師,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種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畢竟你想的到的管道與門路,其他人也想的到,急重症的醫師,每天都在跟死神拔河,每天都有可能接到類似的請託電話,所以這類的電話,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讓醫師仔細記住,而特別關照嗎?
另一種可能的反應,就是適得其反;如果你正好選在他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打這通你認為很重要的請託電話,你覺得醫師會有甚麼感覺呢?
醫師的本業就是救人,不論這個人家裡是富有還是貧窮、不論這個人有沒有找人去拜託,醫師都會一視同仁的用他最有信心的方法與治療索引來治療他的病人,特意去拜託他"好好救人",是不是有潛在的擔憂,認為沒有去講,醫師就不會"好好救人"呢?
所以這種請託,其實是多餘的,絕大部分的醫師,並不會因為接了一通人情請託的電話,而改變他的治療方法。
如果住院的是你很重要的朋友,請你自己到醫院去了解現況
人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難,我們當然盡可能的幫忙;朋友的朋友住院,要求你幫忙,你願不願意為了這個朋友的朋友,跑一趟醫院呢?
於是我這樣問我的阿母:
[你要不要親自去醫院一趟,看看病人到底是住在哪一科,目前的診斷是甚麼?需要我們怎麼幫忙?]
[去醫院喔?人家家人在住加護病房,我一個外人去,不太好吧!他們可能不希望有外人去打擾他們。]
同樣的道理,病人一旦住進病房,就會有負責照顧他的醫師團隊,為病人的家屬解釋病情,同時提供必要的協助,透過層層關係去尋找一位認識這位醫師的人,對這位醫師、病人、以及隨床照顧的家屬而言,就是外人,又有哪位病人,會希望一位外人的意見左右自己的治療方式呢?
如果這位朋友對你真的很重要,請你不要只在臉書上面幫他集氣、也不要只是傳個貼圖祝他早日康復,請你親自出現在醫院,當面詢問他的家屬:[我可以為你做些甚麼?]
這種實質的幫忙,比起沒頭沒尾的關切電話,我想來得更有幫助。
家人住院,其實貴人就在你身邊
患者一旦住院,就會有一位主負責的護理師記錄他的血壓、心跳、體溫,協助服藥、給藥、確保管路通暢;會有一位主治醫師決定治療方式,同時訂立治療目標;有時候會有住院醫師或專科護理師偕同主治醫師照顧病人;在醫學中心,甚至會有實習醫師、見習醫師,一起組成醫療團隊,來救治病人。
這些醫護人員,他們的工作就是照顧病人,讓病情改善,所以最了解病情的人,除了陪伴的家屬之外,就是這些醫護人員了。
醫護人員雖然擁有專業的醫療知識,但是他們一樣是人生父母養的人,人是有感覺、有感情的,如果今天家屬的態度是事事質疑,護理人員每次給藥,家屬都要求拍照存證;主治醫師查房時,家屬都要求全程錄音錄影,以備日後可以保存證據;住院醫師訪視病人時,家屬認為住院醫師非主要決策者,而再三要求詢問主治醫師之後再施行治療;實習醫師詢問病情時,家屬或病人因為看不起實習醫師而意興闌珊、愛理不理,同為醫療團隊的醫護人員,一定會察覺到不友善的氣氛,甚至啟動防衛性醫療。
甚麼叫防衛性醫療?就是醫師不以病情改善為治療唯一目標,卻把"法律上不出錯"當成最高指導原則。
一旦醫療團隊採取防衛性醫療,表示醫病之間幾乎不存在信賴感,醫師將保持絕對的中立,把所有治療的適應症、併發症、副作用,照本宣科的替病人與家屬簡介,由家屬來選擇治療方法;除此之外,還可能安排非常多的檢查,來確定患者目前的病情,符合當前診斷。
病人與家屬自己選擇治療方法、多作檢查輔助診斷,聽起來好像沒有甚麼不妥啊!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假如你今天手機突然當機,你可能會上網去搜尋所有可能的原因,發現竟然有一百個原因會造成手機當機,於是你拿手機去找維修手機的工程師,結果工程師只是幫你重新整理那一百個原因最常見的表現、以及需要更換的零件,但是對你手機目前到底可能是甚麼原因當機,不表示看法,對先更換哪個零件,不表意見;同時建議你作九十九種測試來排除其它當機的原因,這樣你知道哪裡不妥了吧!
一旦家屬與醫療團隊的目標不一致,一方希望病人病情改善,另一方卻希望不出錯來避免醫療糾紛,這時候就真的需要第三方來介入,化解僵局了。
假如今天你真的有家人或朋友住院,我認為最好的對策就是:與醫護人員戮力合作,一起為患者的健康努力!
合作,必須以互信為前提,你願意相信醫療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希望患者病情改善,才能搭起互惠的橋樑。
城市中的人們,總是有重要的工作不能請假、有重要的場合不能缺席;住院的家人,往往只有一名國語不好的外籍看護隨侍在側;白天醫師講甚麼,都要透過外籍看護用似懂非懂的國語翻譯給家屬聽;要做甚麼重要決定,往往醫師只能對著手機想像電話那一頭的主人,現在的表情是很擔心、還是很開心;連面對面溝通都做不到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怎麼會順暢?互信基礎要如何建立?
所以,與其守在電話機旁邊翻閱通訊錄,努力回想哪一位朋友家裡有人當醫生,不如現在就起身,到病房去走走,親身陪伴患者;陪他聽聽醫師怎麼說、陪他跟前來發藥的護理師聊聊天、陪他關心一下看起來始終沒睡飽的住院醫師;人與人相處,最直接的互動,勝過千言萬語,醫護人員看到這位患者身邊,有這麼多關心他的人陪著,又怎會掉以輕心呢?如果你對治療或病情有任何疑慮,願意用坦承的方法,與醫護人員溝通,用彼此尊重的態度尋求協助,或許你會發現,貴人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就在你身邊。
在我解釋這麼多之後,我親愛的阿母沉吟了幾秒鐘,這樣回答我:
[好!那我明天再打電話給他,跟他說你沒有認識的醫師在那裡,這樣就好了!不然你講那麼多,人家會覺得你就是不要幫他去講一下。我知道,你們年輕人都是這樣啦!]
掛上電話,我覺得很沉重、很無力。
做做表面工夫多麼簡單,打電話拜託的家屬沾沾自喜,覺得有找到門路,住院的親人就安啦!阿母覺得驕傲,家裡有個醫生很有辦法,面子掛的住,那損失的是誰呢?
損失的是社會互信的價值,在關切、拜託之中,逐漸淪為供桌上的冥紙,前一刻被人捧在手心上誠心祝禱,下一刻就丟到香爐裡面,隨著裊裊白煙,燒給看不見的好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