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城市的重量





今年旅行的下半場,我們回到暌違了四年的波士頓。

過慣了很廢的鄉下生活,一出機場,看到眼前高低交錯的高速公路、沿著查爾斯河岸綿延數公里堵車的陣仗,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熟悉的台灣,當下很想跳上飛機飛回鄉下;然而,除了好吃的餐廳、物超所值的博物館之外,這次的波士頓,卻讓我很驚艷!


這次造訪波士頓,落腳在美國獨立戰爭吹響號角的第一個城鎮:萊辛頓 (Lexington,  Massachusetts),在友人的陪同之下,我們造訪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的國家公園:Minute Man 國家歷史公園。

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參訪美國獨立戰爭發源地的國家公園,沒有愛國主義的薰陶、少了必然的慷慨激昂,應該就是個到此一遊的景點罷了;然而,當天我受到的文化震撼,卻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城市的重量。

Minute Man 國家歷史公園,並不是一片廣闊的空地,而是一條狹長的帶狀區域,沿著當初英軍與美國民兵爆發衝突的一條步道,保留興建而成,步道上有保留了兩百多年的老房子、代表性人物的雕像、報馬仔被英國警察攔截的精確地點,甚至還標記了,在這個地方,曾有一位英軍戰死;走在這穿梭林間的步道上,枝葉扶疏、綠草如茵,真的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不光是觀光客,連當地人也常會在這裡騎自行車、慢跑,享受這鬧中取靜的幽靜步道。

這其中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在遊客中心欣賞的短片。

在紀念國家獨立的公園裡播放的影片,想當然的,一定是歌頌這偉大的建國大業,是如何因為國民的英勇,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為正義而反攻、圖民族之復興,最後終於成就舉世創舉,成功推翻英國統治,建立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這些語詞,對從小歌頌民族英雄的我來說,非常熟悉,信手捻來不用思考就會自動帶出;加上好來塢電影慣有的超級英雄模式,我還沒開始看電影之前,就已經在心中沙盤推演,短片的內容可能會是這樣:

民族英雄Paul Revere知悉英軍即將來犯,於是策馬夜奔,冒著被殺頭的風險,連夜叫醒義勇軍團,揭竿起義,終於成功擊敗英軍,為美國獨立吹響第一聲號角,為建國大業奠定穩固的磐石。

然而,實際看的影片,卻完全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影片以一個民兵對著觀眾講述自己的生平開始,提到最近兩週,局勢十分緊張,每天都在待命,但是又甚麼事也沒有發生,膠著的煎熬,讓人感到很沉悶。

然後旁白開始講到第一次英軍與民兵在萊辛頓的擦槍走火,以及之後在北橋的武裝衝突,沒有慷慨激昂的演說,只有忠實地描述:整夜沒睡的英軍又餓又累,更被下令不得開槍;然而持槍的民兵越聚越多,終於,在這裡爆發了兩軍正面對決;沒有人知道,到底第一槍是哪一方先開的;在英軍退回Charlestown,美國民兵贏得初次勝利之後,局勢仍然混沌未明,在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場武力衝突代表了甚麼意義,英軍感到十分困惑、美國民兵尚未取得共識。

影片中還提到,在雙方交火之前,英軍甚至還幫忙村落滅火、同時還主動付費給提供飲水及食物的村民。

影片的最後,回到開場的民兵,對著觀眾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說,我剛剛接到通知,必須即刻出發,我隨時會被叫上戰場、隨時可能會喪命;這情形,發生在今天的我身上,明天,也可能發生在你身上,然而我只能祈禱,願上天保佑你,願上天保佑我。

看完短片之後,我心裡被深深震撼,一個世界強權,在自己的地盤,給後代子孫講述自己發跡的故事,竟然是用這麼冷靜的立場,重塑當年詭譎的情勢;用誠實不加油添醋的語氣,讓事實重現;用謙卑的態度,面對自己的過往。整個影片中聽不到妖魔化英軍的隻字片語,也看不到合理化民兵開槍的理由;沒有高呼勝利的激昂語氣,只有悲天憫人的人道關懷。

原來,一個國家的偉大,可以這麼謙卑!

到此,親身見識了美國的愛國教育,一個國家用這種誠懇的態度與他的子民對話,看在我這個外國遊客的眼裡,不得不佩服這個國家的恢弘氣度。

波士頓之行,在離境的當天,再度讓我驚豔。

波士頓羅根機場重新整修後,候機室的佈置充滿了人文氣息,長長的檯面上,兩排椅子,大方的提供旅客使用電腦,手機,或單純閱讀,桌面上霸氣的安裝了數十個充電插座,讓旅客不用為了連接電源,把自己蜷縮在走道邊緣;隔開桌面兩端的,是一整排的展示,內容是波士頓環球報歷年精彩頭版新聞。我仔細看了這些新聞,內容保羅萬象,有某某總統、教宗、皇室成員訪問波士頓、有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愛樂、也有體育球隊奪冠的熱血畫面,甚至還有同性戀者大方走上街頭的歷史新聞,都一一陳列展覽。

因為這些重量級人物的到訪、因為這些值得記憶的事件發生、因為如此看重發生在這裡的各種故事,這座城市,展現出她兼容並蓄的絕代風華。




候機室還有一個空間,讓我更加敬佩這個城市,那是一個可以容納一家人的圓形休息場地,有靠背的皮製沙發、圍著圓型矮桌,讓人可以暫時把自己從諾大的候機室中隔離起來;靠背上頭,包圍著休息者隱私的,是一個個大頭照,大頭照旁邊則是這位人物的生平事蹟。

仔細看這些人物簡介,他們有白人男性、黑人男性、甚至有亞裔女性;原來這些人物,是不同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專精的領域有醫學、科學、科技、商務、教育,甚至社會運動,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屬於不同種族、擁有不同性別,唯一的共同點:他們的努力,改變了全世界,而他們都以麻州為家。

一座城市的重量,至此磅礡呈現。

在我一路閱讀、拍照、發想之後,轉眼間也即將登機,於是轉身入洗手間,一走入洗手間,又讓我驚訝一次:四台Dyson Airblade直立型焢手機,排列在洗手檯旁,彷彿在宣示這個城市,不止擁有歷史上的重量,更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我還記得,當年身旁的美國朋友,在知道我們即將搬去波士頓之後,每個人都是面露欽羨、語帶興奮的告訴我,他們有多喜歡波士頓!

當年我不明白,現在我親身體會到了,一座城市的重量,不在樓高、不在繁華、不在政要,而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用他們生命的高度與視野,賦予這個城市,無可比擬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