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期跟大家介紹了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照護重點,以及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眉眉角角,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對付異位性皮膚炎,西醫擁有甚麼神兵利器。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小朋友出疹子,甚麼原因?
寶寶皮膚長疹子,要不要緊呢 ?
臨床上,我們會考慮寶寶的年齡、發疹的部位及頻率、皮疹的型態、與生活事件的關聯性,這些都是正確診斷的重要考慮;然而,對爸爸媽媽而言,要會區分這麼多皮疹,實在不容易。還好,我們有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幫大家整理簡單易懂的皮疹區分大原則。
臨床上,我們會考慮寶寶的年齡、發疹的部位及頻率、皮疹的型態、與生活事件的關聯性,這些都是正確診斷的重要考慮;然而,對爸爸媽媽而言,要會區分這麼多皮疹,實在不容易。還好,我們有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幫大家整理簡單易懂的皮疹區分大原則。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我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好嗎?
週一到週五的工作日當中,我最喜歡星期三。除了星期三可以早點回家之外,星期三,有個很特別的小患者會來,他的名字叫安安(化名)。
安安是個活潑好動的八歲小男生,個性很開朗,講話有問有答之外,他最特別的地方,就在講著一口流利的台語。說也奇怪,聽這個年紀的小男生講國語很正常,講英語會驚訝一下子,講台語的反而有種奇妙的感覺,
除了這一口標準的台語之外,安安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皮膚:安安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典型的手肘彎、膝蓋窩有病灶之外,安安的臉上、大腿、背上,無一不是抓痕。
像是安安這樣的孩子,不能只叫他乖乖吃藥、乖乖擦藥,也不能只叫他媽媽按時讓他服藥、按時幫他擦藥,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與家長,了解他們的皮膚特性,避開會惡化的因子,提供有效的預防措施,才能讓他們,順利的度過這段期間,讓安安的異位性皮膚炎,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緩解。
還有一件事,我沒有告訴安安,那就是:我的孩子,也跟安安一樣,臉上、軀幹、四肢,都有異位性皮膚炎,所以在跟他對話的同時,我不單是治療他的醫師,我也代表著焦慮的病童媽媽。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我的人生卡住了-----女醫師的罪惡感與成就感
罪惡感與成就感.......這篇是要寫販毒自首、良心發現的經歷嗎?還是要寫熬夜玩線上遊戲,成功晉級後,隔天的感覺?不!這篇是要分享我的小天使與小魔鬼:女醫師的家庭責任與自我實現。
雖然我是女生,不過對於女性這個性別所賦予的天職,我是一直到懷孕生小孩以後,才開始認真面對;說是面對還不貼切,應該說是這個天職找上了我,不得不面對。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專訪帶狀皰疹: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唇皰疹,今天很榮幸邀請到皰疹界的天王:帶狀皰疹,來到現場接受訪問。訪談當天,帶狀皰疹跟大家分享了他之所以成為天王的原因,同時,也跟大家第一次吐露了心聲,說明為什麼,近幾年他已經不當大哥了!
第一手的訪談資訊,分享給您,以下是訪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