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這件事,在全民健保的羽翼之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因為有著政府作東、社會福利的色彩,在台灣看醫生不但方便而且便宜;憂的是,健保幫醫療劃上一條價格標,大筆一揮,直接就把醫療打成了廉價品。
當醫生的我,也被同樣的價格標綁住了!健保給付的不用遲疑,需要自費的會先在心裡想:這個好像不便宜,而便不便宜的基準,竟然是以掛號費當成標準!
推薦保養品的心魔
診所看診的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每次去診所看醫生,大約只需要新台幣兩百元就能搞定,高屏地區很多地方甚至只要一百五十元就能看醫生,而市面上,有什麼保養品是低於台幣兩百元的呢?(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常常推薦凡士林了吧!)
除了被價格標綁住,當醫師的我,還被一種奇怪的心理給絆住:我是醫生,我不是推銷員!
於是每次,當我遇到有需要把皮膚保濕做好,膚況需要保養品介入的患者時,當我被問到到底要選什麼產品時,當我開始介紹起任何需要自費的產品時,我的耳邊總會響起吹哨子聲:逼逼逼!你在推銷產品!而吹哨子的人,其實就是我(精神科醫師表示:壓力過大也會造成幻聽)。
除了自己的心魔以外,推薦保養品我遇到的另一個坎,其實是保養品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