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上





如果說冬天代表性的皮膚病,是冬季癢,那夏天代表性的皮膚病,應該就是黴菌感染了!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終年濕度都高,夏季加上高溫,一整個潮濕悶熱呈現蒸籠狀態,就是黴菌最喜歡的環境。

黴菌在皮膚上的表現非常多樣,致病菌種不同、部位不同、甚至曾經經歷過的治療不同,都會讓黴菌感染改變它的樣貌。

我來簡單介紹一下,皮膚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面向一 體癬


皮膚病常用"癬"這個字,來描述黴菌感染,所以看到"癬",通常都是指黴菌,當然也有例外,像是乾癬、牛皮癬,就跟黴菌無關。

體癬好發在身體穿最多衣服的地方,像是胯下(閩南語的該邊)、大腿內側、肛門周圍、乳房下緣等等部位,體癬的外觀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會形成一圈一圈的環狀病灶,同時外緣比內側紅、脫屑厲害,所以遠遠看,很像一條蟲蟲圍在病灶周圍。

然而,很多皮膚病,都會有類似環狀的變化,並不一定環狀的皮疹就是黴菌。

體癬大多會有癢癢、刺刺的感覺,所以患者很容易注意到身上長了癬;體癬很好治療,外用抗黴菌製劑、口服抗黴菌藥,大約兩週內病灶就會明顯緩解。

然而,門診常常見到患者來的時候,都已經宣稱他們擦過"癬藥"卻不見好轉,這通常是因為這些患者,往往自行買藥,用了複合性的藥膏,一條藥膏同時可以抗黴菌、抗細菌、抗濕疹,最後就是不論黴菌、細菌、濕疹,通通治不好!

因此皮膚病,正確診斷、精準用藥很重要,如果沒有確定診斷就自行擦藥,擦的藥膏也不清楚成分,擦擦停停越弄越複雜,往往會讓病灶失去原來的樣貌,甚至讓醫師誤判,到最後延誤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面向二 變色糠疹


一樣是好發在身體的黴菌,變色糠疹光聽名字就知道,跟普通的體癬很不一樣;不單單只是致病的黴菌種類不同,呈現出來的外觀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變色糠疹感染在身體上,就是俗稱的汗斑,一樣是因為悶熱、潮濕,讓黴菌增生,只是這種黴菌,會讓色素脫失,導致被感染的部位,呈現出紅、白、咖啡等等不同的顏色,也因此它有另外一個別名:花斑癬,就是因為看起來花花的、顏色很多變。

變色糠疹通常沒有症狀,往往是家人、朋友看到患者身上紅一塊、白一塊的,才會發現它;一旦發現,患者往往很驚慌,為甚麼呢?因為它跟另一個皮膚病長的很像:白斑。

看起來都是白白的,但是白斑是屬於自體免疫的疾病、汗斑則是黴菌感染。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通常可以憑外觀以及分佈的部位就區分出白斑與汗斑,兩者的治療方法南轅北轍,所以正確診斷,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汗斑不難治療,口服抗黴菌藥、外用抗黴菌藥約兩週到四週左右,通常黴菌就已經清除;然而,皮膚上面的色素不均,卻會持續存在,需要一直等到皮膚自然更新、新皮取代舊皮以後,這些紅一塊、白一塊的皮膚色塊,才會逐漸淡化。

在投藥之後,更重要的昰改善生活環境,不要讓身體長時間處在汗濕、悶熱的情況下,才能真正跟汗斑說掰掰。




面向三 香港腳


黴菌感染當中最有名的,非香港腳莫屬了,雖然叫香港腳,但是沒去過香港也會得到,黴菌感染到腳,就是俗稱的香港腳,比較正式的名字,叫做足癬。

跟上面的體癬不同,香港腳通常分成兩種型態,一種會容易濕濕爛爛的,甚至會起水泡,好發在腳趾頭縫隙中;另一種則是乾乾的脫皮,整隻腳都可能會有,甚至會蔓延到腳背、小腿。

[可是我不會癢耶!真的昰香港腳嗎?]常常患者在聽到自己有香港腳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

其實香港腳不一定會癢,腳上會癢的皮膚病也不一定是香港腳;要確定腳上的病灶到底是甚麼,光用看的往往不夠,要加上病史輔助診斷,有時候還需要看看指甲有沒有變化、甚至照一下光、做一下顯微鏡檢才能確診。

我常常遇到家人、朋友傳一張照片,就問我這是不是香港腳,我都這樣回答他們:

[先讓我擲筊一下,我才知道答案。]就是因為光看一個角度、一張照片,昰很難做到正確診斷的。

治療香港腳,也充滿了考驗,倒不昰長在腳上的黴菌很難殺,而昰患者往往擦藥會失去耐心。

很常見的治療失敗的原因就是:癢了才擦、不癢不擦,然而黴菌始終都在,未曾離去;整隻腳都脫皮的足癬,往往需要不間斷的擦藥二到三個月才能清除黴菌;一旦合併指甲也感染到黴菌的患者,通常需要口服抗黴菌藥一起治療才能見效。

香港腳不難治療,難的昰持之以恆的擦藥,以及維持乾爽通風的足部環境。




關於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第一階段先介紹到這裡,下一階段再為大家介紹頭癬、灰指甲、毛囊炎。

24小時網路掛號由此去